“时间银行”变身“实物超市”
1月4日,图们市58岁的志愿者侯家祥来到月宫街道富裕社区,将存在“时间银行”的服务时长核算为公益服务积分,以此兑换一袋10公斤大米,侯家祥感到无比的喜悦。
2013年,月宫街道实施“时间银行”服务项目,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长转换成“时间币”存入“时间账户”。自己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,可以将“时间币”提取兑换成“被服务时间”,接受其他志愿者的服务。这种“存储”机制,以时间数字的形式,让原本无形的服务更具社会价值,让善心人在服务者与受助者的角色中转换。几年间,月宫街道“时间银行”服务项目深受居民群众欢迎,邻里友善、和谐互助的气氛十分浓厚。
近年来,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日益加剧,志愿服务受助者数量增加,提供者数量减少。社区热心公益事业的人群相对固定,部分志愿者储蓄了时间,但得到的服务同自己的期待有差距,渐渐失去了参与的热情和动力。2021年9月,月宫街道以强化社区网格长、楼栋长、单元长及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契机,在原有“时间银行”的基础上,将“储蓄时间”转换为“储蓄积分”,将“兑换服务”升级为“兑换商品”。月宫街道鼓励下辖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创建“爱心超市”,将“时间存折”升级为“爱心积分储蓄卡”,为参与社区各类学习、培训、志愿服务活动赋分,让志愿者凭积分换取相应物品。
月宫街道富强社区制作了500余本“爱心积分储蓄卡”,通过购买、捐赠等方式准备近30种日常生活用品,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统一为志愿者进行兑换。无形的服务变成有形的商品,让志愿服务得到的回馈可视化、实用化,给志愿者带来“不一样的奖励”,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。
月宫街道党办主任兰瑞英告诉记者,“时间存折”升级为“爱心积分储蓄卡”后,月宫街道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,目前已达1000余人,形成了强劲的社区服务力量。
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鑫君